白山信息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携手启慧厚识,共筑教育未来

2025-05-13/ 白山信息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2025年4月27日上午10:00-12:30,由宣恩清江外国语学校和四川启慧厚识教育科技研究院主办,以“科技赋能教育发展、创新驱动质量提升”为主题的论坛会在宣恩清外会议室顺利举行。论坛采用线下+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并有多名一线教师、青年教师、教育研究者、专家参加了本次活动。启慧厚识|AI+教育生态的领航者【研究院理事长】四川启慧厚识教育科技研究院焦正理事长...

 2025年4月27日上午10:00-12:30,由宣恩清江外国语学校和四川启慧厚识教育科技研究院主办,以“科技赋能教育发展、创新驱动质量提升”为主题的论坛会在宣恩清外会议室顺利举行。论坛采用线下+ 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并有多名一线教师、青年教师、教育研究者、专家参加了本次活动。  

 

启慧厚识  | AI+教育生态的领航者

image.png

 

【研究院理事长】

 

    四川启慧厚识教育科技研究院焦正理事长在论坛中详细阐述了研究院的使命与阶段性研究成果。作为专注于教育科技研究的专业机构,团队以“AI+教育”为核心,基于国家课程标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打造覆盖教学链路的智能工具,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创新实践范例并在学习目标转化、教育资源整合、教学驱动、诊断评估、专业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进行前沿性探索。

 

    研究院的愿景是“让每个孩子获得量身定制的成长支持”,其技术赋能教育的实践,为本次论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创新路径。

 

教育对话 | 学科融合下的守正创新

image.png

 

【林鸿校长致辞】

 

    宣恩清外校长林鸿在致辞中强调,教育数智化转型是时代趋势,学校始终秉持“劝人自主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他提到,当前教育正经历数智化转型的浪潮,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已深入教学场景,从智慧课堂到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科技正重塑教育的形态。林校长呼吁全体教育工作者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携手四川启慧厚识教育科技研究院,以创新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专家聘任与签约,强强联合,打造示范标杆:

image.png

 

  论坛期间,宣恩清外与四川启慧厚识教育科技研究院正式签约,标志着双方将携手共建武陵山区标杆示范校。研究院将为学校提供智能课堂资源,助力宣恩清外成为区域教育数字化创新的典范。

 

同时,多位教育专家获聘研究院顾问,包括:

 

image.png

 

唐文学(高中数学专家顾问)

 

    中共党员,湖北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湖北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数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全国素质教育优秀个人,全国创新教育先进个人,高考备考策略领军者。

 

image.png

 

  宋光荣(初中语文专家顾问)

 

    中共党员,中学正高级教师,湖北省名师,湖北省特级教师,全国“百佳语文教师”,湖北省第一届中学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民族大学教师培训特聘教授,新中考改革深度研究者。

 

image.png

 

杨佐忠(高中政治专家顾问)

 

    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劳模,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教育初心践行者。在教育教学上兢兢业业、大胆创新,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也特别强调对学生的“感恩、励志、责任”教育,让学生更具社会责任感与对世界的感恩之心。

 

    他从2012年开始依托“感恩中国”公益平台在恩施州从事捐资助学教育扶贫公益事业。2019年获得恩施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0年主导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国务院扶贫司全国志愿者扶贫案例“五十”佳,2021年获得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线上连线 | 科技有温度,教育有情怀

 

image.png

 

【方兆玉博士(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学者)】

 

    在视频连线中,方博士以“个性化教育突围”为主题,高度肯定了宣恩清外“教育+科技”的实践路径。她指出,数字技术不仅能构建动态知识图谱,更能为每个孩子开辟专属成长赛道——“当AI算法遇见教育初心,我们不再让任何一个学生湮没在标准化流程中”。通过解析研究院的“自适应学习引擎”案例,她强调“科技赋能不是颠覆传统,而是让教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专注育人本质”,这一观点引发线上线下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共鸣。

 

image.png

 

【张立勇主席(中国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

 

   “闻一多先生说‘诗人的天赋是爱’,而教育者的使命是将这份爱转化为守护成长的力量。”张主席动情赞誉宣恩清外——在这里,智慧课堂的屏幕闪烁着数据,但教室始终流淌着温度。他特别提到学校“AI心理辅导系统”对留守青少年的情感支持,以及杨佐忠老师14年教育扶贫的坚守,直言“科技与人文的共融,才是教育创新的最高境界”。

 

专家论道 | 科技赋能备考,匠心铸就师魂

 

高中数学重难点突破策略  

image.png

 

唐文学教授作为深耕数学教育领域的湖北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高中数学备考指明了方向。他以2024年高考试卷为样本,通过深入剖析试卷结构、命题趋势及学生答题情况,为师生精准定位复习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image.png

 

教授强调,教材与高考真题是复习备考的两大核心支柱。他提出“双轮驱动备考法”,即一方面要深挖教材,不仅要掌握概念、公式、定理的表面含义,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数学逻辑与思想方法,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复盘典型例题,确保知识体系无盲点;另一方面,要精研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规律,提炼高频考点与解题技巧。  

 

新中考语文命题趋势与备考

image.png

 

宋光荣教授,湖北省名师,全国“百佳语文教师”,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视野,为新中考语文备考提供了科学指导。他围绕2024年湖北省语文中考试卷,从试卷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命题走势预测到复习备考建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  

 

image.png

 

针对“表达与交流”部分,宋教授高度评价了中考语文试卷的“小作文+大作文(三选一)”命题结构,认为其既体现了初高中衔接的连贯性,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表达的需求。宋教授强调基础的重要性,提出要加强学生书写规范、字词纠正及卷面整洁度的训练,从细节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师者初心,用大爱点亮教育  

image.png

 

杨佐忠老师湖北省劳模,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以其质朴而深刻的话语,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与教师的使命。他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这不仅是教师的职业担当,更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庄严承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杨老师始终秉持“心中有爱,走进学生心里”的教育理念,用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image.png

值得一提的是,杨老师不仅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大爱无疆的践行者。他资助贫困学生长达14年,募捐资助金高达一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仁心”的深刻内涵。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看到了教育初心的永恒光芒。

 

展望未来 | 科技为翼,教育无界

本次论坛凝聚"科技向教、创新育人"的广泛共识。科技赋能,将拓展宣恩清外教育的多维空间;创新驱动,将助推教学质量实现层级跃升,让我们以此为新起点,携手共绘"智慧教育+创新生态"的发展蓝图,以智慧启迪未来,用创新拥抱变革!  

image.png

 

科技赋能,创新不止;教育有爱,未来可期!

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书写“AI+教育”的崭新篇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