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信息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毛主席遗体变塑料模型?徐静:真实存在,体重没减,外形没缩小

2023-06-04/ 白山信息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论建国以来最特殊的一年,当属1976年,简单来说可以称之为“天崩地裂,惊心动魄。”这一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
国外域名注册商推荐 https://www.gnamemi.com/

论建国以来最特殊的一年,当属1976年,简单来说可以称之为“天崩地裂,惊心动魄。”

这一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3月8日吉林陨石雨,5月29日云南龙陵地震,7月6日朱老总逝世,7月28日唐山大地震,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地区地震,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

这一年天灾、人祸,伟人的陨落更是让这一年变得惊心动魄。

自古中国都讲究落叶归根,毛主席也不例外。

但毛主席的葬礼却与所有的领导人大不相同,虽然毛主席生前签署过遗体火葬的文书,但最终经过一众商议,最终决定将毛主席的遗体如同列宁一样,经防腐处理放入水晶棺,供后人瞻仰。

然而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十余年纪念堂里沉睡的毛主席,依旧栩栩如生,导致让很多人怀疑水晶棺里的毛主席是塑料模型。

那么毛主席的葬礼有何不同之处呢?毛主席的遗体又经历了怎样的处理?

毛主席逝世的后续安排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他出生于山河破碎的动荡年代,穿着草鞋一身粗布衣从韶山走出来,一步步将拯救中国的重担扛在了肩上,为混沌的中国寻到一条光明之路。

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为革命所拼搏,他的逝世无疑是中国最大的伤痛。

1976年中国的天空好似布满了阴霾,陨石坠落,数次地震无一不透露着异常。

这一年1月8日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总理病逝,享年78岁;7月6日中国红军之父朱老总病逝享年90岁;9月9日毛主席逝世享年83岁。

在此之前的十年动荡里,一众国家领导人在超负荷的工作中任劳任怨地操劳国家事务,他们本该是安享晚年的年纪,却毅然决然地继续背负着繁重的工作。

有太多的不舍与遗憾,但生命就是这样,总是让人不得圆满,没有见到百姓实现小康,没有见证中美建交,更没有看到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还有好多没有做的事情,两个并肩战斗的兄弟、同志却走了,让毛主席在这一年遭受的再三打击下彻底的病倒。

9月8日已经缠绵病榻许久的毛主席睁开无力的眼睛,想要知晓日本大选的最新消息。

昏迷许久,嗓子里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握着工作人员递来的笔在床头敲了三下。

十分了解毛主席的工作人员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便轻声的凑近毛主席的耳边问:“主席,您是不是想知道日本的三木竞选的情况。”

毛主席困难的点了点头,看过了工作人员递来的报纸,毛主席疲惫的再次睡去。

谁知刚刚到次日凌晨,毛主席的呼吸变得微弱,一众的医护人员拼尽全力地抢救,但奇迹没有发生,9月9日凌晨0点10分,毛主席彻底地停止了呼吸。

正在为西萨摩亚国家元首玛列托亚•塔努马菲利二殿下举办答谢宴的华国锋快马加鞭的赶往中南海,仍旧没有见到主席的最后一面。

看着好似睡着的毛主席,一众领导人悲伤不已,一代国家缔造者在此时彻底的沉睡了。

虽然毛主席生前嘱咐过身边人,要将遗体火化,可这样便再也见不到毛主席的样子了。

在此之前,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厚葬祖先,荫泽子孙”的传统文化,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主张移风易俗的新观念,毛主席带头在实行火葬的倡议书上签字。

但毛主席对于中国而言,是如同精神支柱的存在,怎能就这样离开。

于是经过再三地商讨,中央领导人一致决定违背毛主席的意愿,将遗体完整地保存下来,以供后人瞻仰。

为了更好地保存毛主席的遗体,华国锋立马派人将中国医学科学院形态学的主治医师徐静请来了中南海。

被紧急接到中南海的徐静还不知情况,直到汪东兴的解释才知晓了自己此行的任务。

来不及感伤的徐静立马擦去泪水,接下了这个沉重而又伤痛的任务:“您尽管吩咐,我一定做好所有工作。”

汪东兴点点头说道:“现在我们还要组织追悼会,再详细商讨后续安排,你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其他的事情会有专门的人员来嘱咐你。”

此时的徐静虽然对于遗体保存有着相当详细地研究,但此时面对的是国家的领导人,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信仰,是人民心中永远的毛主席。

但是时间容不了她怯懦,更没有时间让她悲伤,查看过毛主席的遗体状况,徐静立马回去开始准备后续需要的药物以及助手。

准备就绪的徐静又被华国锋叫去,一进门,没想到这正是中南海会议室,一众中央领导人都等着她的到来。

虽然一时非常地紧张,但徐静知晓自己的工作的意义,也明白自己此次的工作更是中国第一次。

华国锋看出了她的局促,立马招呼徐静坐下,华国锋问:“徐静同志,你能保证可以将主席的遗体完美的保存下来吗?列宁的遗体你知道是怎么保存的吗?”

面对连番的问题,徐静以专业的知识回答了华国锋,也让华国锋放心的将任务交给她。

华国锋随后又直接问她:“如果想要永远的保存毛主席的遗体,现在的技术可以实现吗?”

对于研究了数年遗体储存的徐静,对此也有着相当的自信:“长沙马王堆的女尸都可以保存两千多年,以现在的科学技术与医疗手段,完全可以让后世子孙瞻仰毛主席的遗容。”

华国锋听到这个结果,激动的说道:“太好了,徐静同志这项工作就交给你了,我代表全国人民感谢你!”

毛主席遗体保存的细节

会议结束,徐静立马与一众专业的医生、专家的严密策划,最后着手制定与列宁所用相同的水晶棺。

但这种水晶棺的制作复杂又耗时久,只能先简单的做遗体防腐,开展吊唁仪式。

9月11日,毛主席的遗体被转移至人民大会堂,30万的百姓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吊唁仪式,一众国家领导人轮番守灵。

9月17日长达一周的吊唁仪式正式结束,毛主席的遗体将从人民大会堂转移至毛家湾西地一处秘密基地暂放。

在此之前,徐静一众专业人士,再次对毛主席遗体进行了详细的防腐手术。

完成后再将毛主席从水晶棺里取出,移至密封的氮气帐篷中。考虑到安全与保密相关的问题,汪东兴带队,组织了一队迷惑的队伍,从人民大会堂正门假意送出毛主席遗体。

再命张耀祠从人民大会堂北门护送毛主席的遗体赶往毛家湾西的某地。

此次行动是秘密进行,由于列宁同款的水晶棺的制作与计划中的毛主席纪念堂建设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便秘密建设了代号“769”毛主席遗体保护室。

这个保护室是一家医院的地下手术室,里面设施齐全,装备先进,徐静一众人提前在这里准备了一个安置遗体的钛金属容器,里面注满了药水,此后的一年里毛主席一直沉睡在这个秘密的保护室中。

水晶棺的制作需要东海水晶,此水晶的熔点高达2000摄氏度,为了打造水晶棺,一众工作人员经过长达十个月的试验,终于将重达32吨的东海水晶制作成精美且密不透气、光泽清晰的水晶棺。

水晶棺虽有防腐的作用,但也免不了时间久了作用减弱,为了加强低温、避光、隔氧的完美水晶棺,所有的工作者以惊人的毅力在一次次实验中完成了防震、透明、密封的水晶棺。

此时已经去世了整整一年的毛主席被转移至水晶棺,因为工匠的细致考虑,水晶棺以柔和,极淡的光加以全方位的调整,修饰,躺在水晶棺中的毛主席的面容清晰地展现出来。

1977年9月9日,毛主席躺在水晶棺中,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人民瞻仰,毛主席依旧栩栩如生,安详的就好似熟睡一般。

也正是毛主席遗体保存的非常完美,导致后来引起了外界质疑水晶棺中毛主席的真伪。

有人觉得毛主席的遗体变色了,遗体的样子也变小了,更有人直言水晶棺中只是塑料模型。

由于谣言愈演愈烈,做为毛主席遗体保存的主刀者,徐静直接出面解释,打消一众不实谣言。

建立毛主席纪念堂

为了更好地保存毛主席遗体,华国锋在当时安排了三件事,而且这三件事要齐头并进。

第一要秘密保护好毛主席遗体;第二,特制水晶棺;第三,建造毛主席纪念堂。

这三件事,没有哪件是简单的,其中最复杂,最困难的当属毛主席纪念堂。

选址就是首要问题,中国自古就讲究风水问题,而且也讲究人死之后,后人不可打扰。

如此很多人都希望将纪念堂建在香山上,这里不仅有山有水,风水也极佳,但这样就显得纪念堂变得偏僻,不利于最开始保留毛主席遗体的初衷。

香山方案被放弃,专家又开始继续寻找适合的地方,从南走到北,从东查到西,专家们走过了无数的地方,都无法达到最佳的标准。

一名专家偶然间提出了“山顶红星”方案,也为了让毛主席的思想长长久久地传播下去,专家们最终将目光放在了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见证了太多时代的变迁,也是中国政治的文化中心,毛主席纪念堂设在这里,就是立于中国的中心,是最适合建造毛主席纪念堂的地方。

由于天安门有太多的文化遗址,考虑到保护遗址的初衷,又要将纪念堂建在最突出的中心,经过专家组的数次商讨,决定将纪念堂建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与正阳门的正中位置。

致此毛主席纪念堂与天安门城楼遥遥相对,与人民大会堂相邻,把它建在革命历史博物馆与人民大会堂之间,极具凸显了毛主席纪念堂的特殊,也展现了毛主席的伟大形象。

1976年11月毛主席纪念堂破土开工,无数的工人、农民、干部、技术人员都加入到这项神圣的工作中。

同月24日将近一万人参与到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华国锋亲自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亲自用铁锹培土。

为了更加凸显毛主席的形象,工人决定建造两组雕塑,立于毛主席纪念馆门口。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专业雕塑家纷纷从家乡赶来,62个人物的雕塑在一百多名专业雕塑家的努力下栩栩如生地立于毛主席纪念堂。

耗时十个月,1977年8月30日,毛主席纪念堂竣工,在这期间多达三十万人参与到建立纪念堂的工作之中。

纪念堂总共三层,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地上一楼中心展放毛主席的遗体,地上二层是一众开国元勋的纪念室,展览着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最值得一提的是,纪念堂的大厅有一尊高达3.45米的毛主席坐像,这尊雕塑是中国著名雕刻家叶毓山耗时数月所作。

这尊雕塑如同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画像一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感觉到毛主席慈祥地对你微笑,无不展示了毛主席的和蔼可亲。

自1977年9月9日开始,毛主席纪念堂对外开放,至今四十几年,数十亿的浏览量,无不昭示着纪念堂的知名度,也像所有的参观者展现了毛主席的永远留存的伟岸形象。

结语

时至今日,毛主席虽然早已逝世,但他的容颜、他的精神、他的奉献,都历历在目。毛主席纪念堂的设计理念也处处都体现了“到人民中去”和“人民至上”的构造原理。

毛主席遗体的保留,不仅是为了让后世子孙可以瞻仰毛主席的面容,更是为了传递毛主席的思想与精神,让我们这些子孙后代继续着他们未完成的使命,推动中国走向更加辉煌的发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