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癫风初期怎么治 疫情后的首个长假,大家是不是都出门旅游了呢? 小编一想到到处是人挤人的现象,不如宅在家里看看书,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假期看过的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本书主人公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的郁郁寡欢,常常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 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书中的蛤蟆先生,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实写照。 我们也会在消极情绪的泥潭苦苦挣扎,不想说话,不想外出,常常弄得自己疲惫不堪。 想要跳出这种痛苦,却不知该如何自救。 接下来,就让我们在蛤蟆先生的故事里,开启自我疗愈之旅吧。 01自我疗愈第一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蛤蟆先生像自己人生的“局外人”,小时候都听父母的,长大了都听朋友的,别人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他人生中的每一步都由别人决定。 就连第一次来找心理医生苍鹭,也是为了照顾朋友的感受,而不是发自内心自己想来的。 没想到,苍鹭医生却说,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只有蛤蟆自己能为自己负责。如果蛤蟆只是为了取悦朋友,那他们就无法达成合作。 苍鹭医生的话启发了蛤蟆,他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能再指望别人来帮助自己。 他愿意尝试和苍鹭合作,找出自己现状如此悲惨的原因。从此,蛤蟆便开始了他的抑郁疗愈之路。 02自我疗愈第二步:敢于直面自己真实的感受 蛤蟆先生第二次去看心理医生苍鹭: “蛤蟆先生,今天你感觉怎么样?” “挺好的,谢谢你。”蛤蟆回答。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他这样回答了,如今他也这样不假思索地回应,其实不代表任何真实的想法。 然而咨询师对这样的寒暄毫无兴趣。而是想知道他真实的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到蛤蟆。 于是苍鹭换了一种方式来问这个问题: “假设我们有一种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你现在的感受。温度计有10个刻度,最低为1,代表你感觉非常糟糕,可能还有自杀的想法。中间是5,代表你感觉还不算太糟。最高为10,表示你非常愉悦。你觉得自己处在1到10的哪个位置?” 蟆毫不犹豫地在1和2中间做了记号。 “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自己的朋友们都受人尊敬,而我却像个笑话。”蛤蟆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后哭了。 在苍鹭的一再询问和引导下,回顾那些不快的过往,蛤蟆渐渐意识到:他长期处于“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下,所以,才会不断地讨好、贬低自己。 03自我疗愈第三步:学会善待自己,停止讨好 生活中,蛤蟆为了让朋友们不生自己的气,一直竭尽全力讨好每一个人。 蛤蟆被一群当地的混混追捕,侥幸逃脱的他还是掉进了河里,不过有幸被河鼠救了。河鼠骂他混蛋,丢人现眼的东西。 他本想把经历告诉河鼠,但没有,而是选择了主动承认自己是个混蛋,以祈求河鼠的理解。 獾也经常骂蛤蟆是讨人厌的坏东西。 面对朋友们的辱骂,蛤蟆无力反驳,他怕自己的反驳会失去朋友。 于是,为获得朋友的喜欢,他甘愿挨训,忍受所有委屈。 心理医生苍鹭告诉蛤蟆,他挨训的无助状态,也是因为长期处在“儿童自我状态”造成的。蛤蟆从小为了适应严厉的父亲,学会了顺从和讨好。而长大后的蛤蟆被这种无意识的模式主导了日常行为,使他表现出自己儿童时期的顺从和讨好。 而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蛤蟆先生需要过渡到“成人自我状态”,只有这样做,才能在面对同样的情境,可以有更成熟的处理方式,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味的讨好退让,都换不来对方的尊重和体谅,相反,痛苦的还是自己。 学会善待自己,停止讨好很重要。 04自我疗愈第四步:学会不带攻击性地生气 不管别人怎样对待蛤蟆,他都不会生气。 他对苍鹭说:“我学会了完全压抑我的愤怒”。 苍鹭回答:“愤怒是我们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不可能完全压抑下去。” 因此,在有愤怒情绪时,要学会释放,而不是压抑。你可以如实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要求对方立刻停止伤害你。但大可不必辱骂和人身攻击,伤人伤己。 05自我疗愈第五步:摆脱童年的束缚 苍鹭告诉蛤蟆: “童年的经历,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无论你对生活形成了怎样的态度,从此你的行为和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往后余生都会如此。除非你决心要改变”。 蛤蟆先生接受10次心理咨询后,走出了“儿童自我状态”,重获新生。他果断卖掉了蛤蟆庄园,勇敢地和自己的过去告别。现在的他,活力满满,能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