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投资项目《前任4》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冯潇慧杨玲玲 华为不把专利当武器,但也不愿当大冤种。 近日,天眼查信息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增开庭公告,案由为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原告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被告为亚马逊公司、亚马逊服务公司、亚马逊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等,案件将于12月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目前,华为尚未披露此次起诉亚马逊案件的相关细节。针对案件进展,10月26日,时代周报记者联系华为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事实上,此前华为已多次和海外企业发生专利纠纷。据报道,有公司长期使用华为专利,却不缴纳相应的专利费用,眼下华为开始着手全球性专利维权行动,今后这一现象估计或会逐渐减少。 有业内分析认为,华为展开专利维权行动,一方面可以盘活自身专利的价值,另一方面有助于华为进一步在全球ICT(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彰显技术优势。 图源:图虫创意 向竞争对手维权 “华为之所以这些年没有向一些公司去索取专利费用,是因为这几年太忙了,公司发展太快了。”三年前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的一句话,如今随着华为起诉亚马逊,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 以技术立身的华为,拥有众多技术专利。据财报,2021年,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5万余族(超过11万件),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华为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欧洲专利局2021年度专利授权量均排名第一,在美国专利商标局2021年度专利授权量位居第五。 “华为是全球实力最强的ICT巨头之一,手中掌握大量技术和专利。一方面,这些技术专利可以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技术专利,华为可以和其他企业进行专利交叉授权,快速拓展全球市场,获得一定收益。”10月26日,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抛开经济收益,华为起诉亚马逊或许还有另外一层意义。 除电商零售业务外,亚马逊也是全球云计算的头号玩家,提供以云服务器、云储存、数据库、机器学习为主的基础设施和云解决方案,占据全球逾三分之一的云计算市场。 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发布的2021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份额数据,亚马逊在全球市场以38.9%的份额排名第一,而华为则排名全球第五,市场份额达到4.6%。二者在业务上存在竞争关系。 图源:图虫创意 通过技术专利维权,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竞争对手,然而面对跨国企业,华为此次诉讼胜算几何? 10月26日,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新立律师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本案是一个涉外的商事诉讼,法律适用依据中国《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确定。 根据《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第五十条,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律。华为在中国法院起诉,那么被请求保护地就是中国,所以应当适用中国法。 李新立表示,案件的胜算取决于华为公司向法庭提交的证据是否充分,考虑到华为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公司,有海量的专利储备以及强大的法务团队,在做好充分论证的前提下,本案有较大胜算。 不把专利武器化 事实上,这并非华为首次与海外企业发生专利纠纷。 据报道,2021年华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向美国最大电信公司Verizon提起诉讼,起诉该公司在计算机网络、下载安全和视频通信等领域未经授权使用了12项华为专利,并已从这些专利的使用中获益,因此要求对方支付赔偿金和特许权使用费。 据悉,华为早在2019年6月就告知Verizon,应该为其使用华为超过230项专利技术,向华为支付超过10亿美元(约合64亿元人民币)的特许权使用费,但Verizon拒绝支付专利费。二者对抗数月后,最终达成和解,双方均未向外界披露具体和解细节。 2021年8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等与潘奥普缔斯专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PanOptisPatentManagement)等垄断纠纷一审民事裁定书公开,原告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被告为潘奥普缔斯专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 信息显示,案件原告方要求被告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数额为人民币9900万元。截至目前,双方在专利纠纷方面未披露下一步进展。 “华为在专利这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执念。”10月26日,熟悉华为的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2019年6月曾表示,华为很多知识产权不会武器化,知识产权是相互交叉许可,“我们太忙了,发展太快了,没时间收取专利费,当我们不忙的时候,闲下来的时候,即使要专利费,也不会像高通一样要那么多”。 今年4月,华为心声社区披露了任正非签发的《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其中提到,以前华为的知识产权是为了自我防卫,现在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后,要构建合理的价格基准,专利收费不能为了收费而收费,也不能要得太低,要得太低就会遏制整个社会的创新。 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认为,华为起诉亚马逊、仁宝等企业,是企业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合法行为。 “专利属于知识产权范畴,是科技公司投入巨额资金取得的科研成本的权益保护依赖。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能够对业务安全、创新成果起到极为关键的保护作用。在业务层面上,企业的专利实力较强的领域中,也能够给予企业带来更强大的业务优势。”赵振营表示。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