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夜场招聘 憋大招?AI日或展示“擎天柱”原型机 马斯克宣布了第二届特斯拉人工智能日活动将推迟到9月30日,届时可能会有一台人形机器人“擎天柱” (Optimus) 的原型机运行。 在去年8月的首届特斯拉“人工智能日”上,马斯克首次就“擎天柱”做了预告,并表示这将是一件能够完成各种任务的人形机器人,最早将于2022年发布。马斯克当时还暗示,“擎天柱”将改变世界......其程度甚至将超过使特斯拉闻名于世的电动汽车。 中国《“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分析: 1. 智能制造:升级供给、开拓需求。 八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关键指标十四五期间大幅增长。智能制造十四五主要体现在供给升级和需求开拓上。升级供给主要体现在数字化转型提高人均产值。 而开拓需求则表现为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逐级递增的背景下,传统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在向新的需求在进行转型和拓展。 例如传统的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厂商向新能源车的汽车零部件产线做转型。 再例如上游做软件、系统集成、工控的部分公司,也在不断涌现的新应用场景中寻找更多的下游应用领域,开拓新需求。 十四五规划也给出了各个行业 (钢铁、化工、煤炭、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工程机械、家电、电子) 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问题以及应用场景。 2.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高端装备设备的国产化。 工信部印发《“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对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都提出了比十三五期间更高的要求。 a. 数控化率达到68%:关注工业母机的高端化进程以及数控系统的国产化提升。 b. 数字化率达到80%:数字化改造需要顶层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中层控制系统和底层的传感器,其中,数字化管理系统偏计算机,但中层和底层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则对应着机械的细分领域。 c. 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到85%:这其中和机械设备相关的细分领域在研发工具/研发检测设备中。目前中国已经具备很强的集成能力,但是底层技术仍然比较依赖进口 (例如化学检测、物理检测、光学检测),而这也是未来国产替代的提升空间。 d. 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到45%:这是十三五规划中没有提到的指标。目前中国高端装备企业工业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在不断提高,一些优秀的装备制造公司也在着力发展能够匹配自身生产经营状况的自有软件和数字化系统,积极拥抱产业趋势。 3. 机器人:机器人是未来五年营收和密度将有翻倍空间的细分领域: 过去二十年,中国机器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中国机器人整机端和核心零部件也有部分公司崭露头角,但是在系统集成、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上较全球第一梯队仍有距离。 考虑到时代的安全需求,预计后续国内进口替代的空间潜力仍然较大,尤其是在新能源、新材料、自动化物流等高景气新需求出现的背景下,可能体现出全行业快速发展,细分领域爆发式发展的特征。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十四五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五年累计增速翻倍。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2020年密度为246台/万人)。十四五规划中也给出了机器人广阔的应用场景,涵盖to G端、to B端、to C端等多个维度。涉及到军工、汽车、交运、半导体、采掘、农业、医药等多个行业。 机器人概念股 A股: 统计显示,近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的概念板块为机器人,其中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列的个股为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科大讯飞,分获净流入6.62亿元、5.53亿元、5.02亿元。日前,美的集团亦发布首代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小惟机器人」。 1。 传统机器臂产业链:绿的谐波、双环传动、汇川; 2。 碳纤维新材料; 3。 人工智慧技术路径:柏楚电子,亿嘉和。 美股: Nvidia (NVDA.US) Upstart (UPST.US) Teradata (TDC.US) 美股ETF: Global X Robotic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F (BOTZ.US) iShares Robo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ultisector ETF (IRBO.US) (文章来源:申万宏源香港) 文章来源:申万宏源香港![]()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