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信息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向星辰大海进发!外媒:神舟十四号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全球影响力的新标志

2022-08-25/ 白山信息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空间站会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家。向着星辰大海进发!今天上午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
3164影视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 https://www.3414.xyz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空间站会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家。

向着星辰大海进发!今天上午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搭载着中国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奔赴太空。三名航天员将进驻核心舱并在轨驻留6个月。

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继2022年5月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之后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将在轨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

随着神舟十四号成功发射,中国的航天梦又抵达了更遥远、更广阔的天际。外媒认为,这次发射是中国航天技术进步和全球影响力的新标志,表明中国发展太空事业的能力与信心正不断提升。

聚焦中国空间站建设

今天,中国航天又一次成为全球焦点。

“在茫茫沙漠中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约15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而后,现场响起了掌声。”当中国媒体纷纷刷屏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不久,美联社便紧随其后进行了报道。

美联社报道截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将目光聚焦于三名中国航天员。“陈冬曾执行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此次任务完成后,他将成为中国在轨时间最长的航天员,曾执行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刘洋是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女性,而蔡旭哲是唯一的新面孔。”CNN报道称,“对于中国航天员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可以让他们习惯于长期太空生活,并帮助未来的航天员做好准备。”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领命出征。图源:人民日报

神舟十四号飞行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根据计划,中国空间站将于今年完成在轨建造。因此,中国空间站建设也成了外媒普遍关切的“大动作”。

《新印度快报》报道称,“一旦中国空间站建造完成,中国将成为唯一运行自己空间站的国家。”美国彭博社认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将为中国太空成就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像去年中国实现登陆火星和2019年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那样”。

俄罗斯《报纸报》援引航天专家的话称,中国建设空间站有一个深思熟虑的科学计划,空间站有大量科学研究装置以及通用设备。法新社表示,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国际太空合作的重要平台。

海外网友留言截图

“希望中国航天员有一个平安的旅程,并能圆满完成本次任务!”“作为邻国的朋友,我期待他们成功!”……在社交平台,外国网友也为神舟十四号和中国航天员送来美好祝愿。

“超级航天年”硕果累累

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30周年。在今年年初中国航天2022年计划表公布之际,外媒就曾表示,中国航天迎来了又一个“超级航天年”。

“根据任务安排,2022年,中国将完成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共计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新加坡《联合早报》梳理了今年中国航天的计划。美联社称,中国2022年的发射计划表明,“中国正在加快执行航天发射任务的节奏”。

法国《舆论报》报道称,2022年中国计划安排4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这表明中国正在将航天强国作为重要目标,“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科技网站Ars Technica认为,自2010年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崛起是全球航天领域最大的变化之一,2022年,就全球范围而言,轨道发射数量或会再创新高,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将继续高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走得愈发沉稳,领域也愈发开阔。纵然星辰无声,但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却始终牵动世界。

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太空迎来第一位中国访客,由此,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后,第三个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2020年,嫦娥五号震撼落月,还携带了月球样本返回地球;2021年,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着陆火星……美联社坦言,多年来,中国的航天成就不胜枚举。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图源:新华社

发展航天技术,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共同的事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表示,中国将继续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使中国空间站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空间站是历史上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目前已经有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表示,中国开放空间站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伟大范例”。

“中国在展示航天大国地位的同时,也传递出造福全人类的希冀。”美国太空网文章说,尽管国别不同,语言各异,但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空间站会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